2025-07-20 12:25:45 楊焱勛
7月18日上午,黨委書記張新柱深入榆林林業(yè)科創(chuàng)基地桑樹試驗示范基地,看望慰問我?,F(xiàn)代農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隊師生。共青團榆林市委相關負責人,我校黨政辦、學工部、團委、現(xiàn)代農學院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慰問調研。
在郁郁蔥蔥的桑樹試驗田里,張新柱書記與師生們親切交談。團隊指導教師史建國教授詳細介紹了基地在習近平生態(tài)文明思想指引下,聚焦榆林生態(tài)建設、引育桑種的工作進展情況。張新柱強調,桑種選育推廣要緊密圍繞我校學科建設方向,聚焦榆林生態(tài)修復“生命線”,致力于打造守護榆林生態(tài)的“桑長城”,并推動桑產業(yè)成為助力榆林鄉(xiāng)村振興高質量發(fā)展的強勁動力。
慰問期間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小馬扎”座談會在桑田旁熱烈展開。張新柱與師生們圍坐在一起,促膝談心。實踐隊員們結合專業(yè)背景,暢談深入基層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。指導教師史建國、楊焱勛匯報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情況。聽取大家發(fā)言后,張新柱高度肯定了本次跨學科、跨院系組隊的實踐形式,并對全體實踐師生提出三點殷切期望:
一要用腳丈量祖國大地,用心感悟“梁家河大學問”。大家要真正沉下身子、邁開步子,將實踐足跡深深印刻在廣袤的鄉(xiāng)村沃土與火熱的生產一線。這不僅是地理空間的行走,更是認知國情民情的必修課。要帶著思考去研讀“國情之書”、帶著敬意去品讀“基層之書”、帶著感情去體悟“群眾之書”。要深刻領悟“梁家河大學問”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,向總書記學習:矢志不渝的信念,在艱苦環(huán)境中堅守初心,先后8次申請入團、10次申請入黨,彰顯對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仰;真摯為民的情懷,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,群眾需要什么,他就干什么,一心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;務實擔當?shù)钠犯?,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,實事求是,面對基層復雜環(huán)境,處變不驚、知難而進,彰顯了共產黨人直面問題的政治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政治擔當;帶頭實干的作風,一心為民辦事,又善于為民辦事,總是走在前、干在先,苦活重活搶著干,干一件成一件;勤學善思的品質,勞動間隙堅持讀書,“磚頭厚的書”在煤油燈下夜讀,廣泛涉獵中外經典,奠定理論根基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躬身實踐中洞察社會肌理,在融入群眾中汲取智慧力量,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練就過硬本領、增長真才實學。
二要用情上好“行走的大思政課”,用苦錘煉擔當?shù)懒x的鐵肩膀。行進中的中國,每一寸土地都是最生動、最鮮活的思政課堂。青年人要勇于“自找苦吃”,主動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磨礪心志、砥礪品格。要以國家發(fā)展的重大現(xiàn)實問題為導向,帶著深厚感情去觀察、去思考、去參與,用心用情把這堂“行走的思政課”上深、上實、上出效果。要在實踐中深刻回應“中國之問”,聚焦民族復興偉業(yè);深入思考“世界之問”,胸懷天下格局;真切體察“人民之問”,解決急難愁盼;敏銳把握“時代之問”,勇立創(chuàng)新潮頭。通過艱苦環(huán)境的淬煉和復雜問題的挑戰(zhàn),不斷鍛造能扛起民族復興千鈞重擔的“鐵肩膀”,涵養(yǎng)“茍利國家生死以”的擔當?shù)懒x。
三要用愛踐行“五樂育人”工程,用功鍛造胸懷天下身懷良技心懷情趣的真本領。要將我校特色的“五樂育人”工程(樂講鑄魂、樂讀啟智、樂跑強體、樂唱育美、樂勞塑品)有機融入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的全鏈條、各環(huán)節(jié),引導學生把奮斗精神體現(xiàn)在踐行“五樂育人”的每一項行動中。在實踐中,既要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樹立遠大理想;又要腳踏實地,錘煉專業(yè)技能,解決實際問題;同時,還要培養(yǎng)高尚情操和健康志趣,提升綜合素養(yǎng)。通過實踐這個大熔爐,努力把自己鍛造成為既有堅定理想信念、又有扎實能力本領,既敢于擔當作為、又富有生活情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新時代棟梁之才。
張新柱強調,校團委和各二級學院要強化頂層設計,深化專題研究,創(chuàng)新實踐形式,實現(xiàn)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高質量、全覆蓋的目標。要加大組織保障力度,緊扣時代主題與地方需求,聚焦成果凝練與轉化應用,匯聚各方育人合力,著力構建機制更優(yōu)、體系更全、成效更實、品牌更亮的實踐育人新格局,奮力書寫新時代榆林學院實踐育人工作的精彩華章。
座談會后,張新柱將《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》一書贈送給每一位實踐隊員,勉勵大家牢記領袖囑托,在服務國家、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中綻放青春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