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9-24 11:22:54
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楊青團隊及其合作者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《自然》在線發(fā)表了一項研究成果,破譯了幾丁質生物合成機制,為靶向幾丁質合成的綠色農藥開發(fā)提供了關鍵信息。
據(jù)了解,這項歷時15年完成的研究成果,是近年來全球農藥領域重要的基礎研究進展之一。該成果解析了大豆疫霉菌幾丁質合成酶的冷凍電鏡結構,揭示了幾丁質生物合成的完整過程,并闡明了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能夠抑制幾丁質生物合成的機制。
楊青表示,幾丁質俗稱甲殼素,廣泛存在于真菌、節(jié)肢動物和軟體動物等生物中,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氨基聚糖。幾丁質的生物合成,對一些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至關重要,這些生物包括害蟲、病原真菌和卵菌等。幾丁質不存在于植物和哺乳動物中,因此其合成酶是高效、生態(tài)友好的農藥創(chuàng)制的重要靶標之一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表示,該研究從原子尺度揭示了由幾丁質合成酶催化完成的一個多步驟的、定向的幾丁質生物合成過程,是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進展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表示,該研究解析了一個綠色的農藥分子靶標——幾丁質合成酶的三維結構,闡明了幾丁質生物合成的機制和抑制劑的作用機制,有助于創(chuàng)制綠色農藥品種,保障糧食安全。
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科技創(chuàng)新工程等項目資助。下一步,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將強化幾丁質合成酶的應用研究。